邵武市和平鎮,一座鑲嵌于閩北腹地、邵武市西南部的文化明珠,古樸安寧、文脈綿長,蜿蜒的青石板巷、鱗次櫛比的黃氏大夫第與縣衙署遺跡訴說著歷史,和平書院的書聲、明清古建群的巧思、獨具韻味的儺舞面具流淌著底蘊,世代相傳的游漿豆腐浸潤著匠心。和平鎮先后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福建省文明鄉鎮、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等多項殊榮。 近年來,邵武市和平鎮以深厚的歷史底蘊為基石,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緊扣“黨建引領、群眾主體、德治教化”三大支點,將紅白喜事簡辦、古鎮保護參與、家風古訓踐行以及傳統文化傳承等文明實踐內容,創新融入精細化積分管理體系。通過建立積分量化標準與可兌換激勵機制,以“行動換積分、積分促新風”的良性循環,有效引導黨員群眾從“旁觀者”轉變為鄉村治理的“主人翁”,自覺投身于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優良家風培育、文化遺產保護等多元共治實踐。推廣運用積分制,不僅顯著提升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與內生動力,更讓“小積分”在千年古鎮煥發出撬動“大治理”的顯著效能,催生了家風文明、民風淳樸、治理有序的新風貌,扎實推動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著力構建具有和平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善治新格局。 在推廣“積分制”過程中,“如何獲得積分”自然成為大家關注的核心。因此,和平鎮立足自身文化底蘊與治理實際,量身定制了特色鮮明的“積分制”實施細則,以規章制度有效約束并積極引導村民文明行為,旗幟鮮明地抵制大操大辦、鋪張奢靡、封建迷信、“黃賭毒”及破壞古鎮風貌等陳規陋習與失范行為,循序漸進滋養新時代的淳美鄉風、和諧家風、文明民風。這套融合了傳統審美與現代治理智慧的評價體系,宛如一把融入榫卯匠心的精密量尺,精準度量著每一處屋瓦下的整潔,更真切量度著古鎮在文明守護與現代治理并行中的堅實步履。 “以前總覺得那些老規矩、新文明有點‘飄在天上’,現在看看這積分本,每一分都是鄉親們看得見的實在臉面嘞!”老住戶黃老伯輕輕擦拭著自家門楣上嶄新的“最美庭院”榮譽牌,語氣里透著自豪。和平鎮充分激活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核心樞紐作用,并依托網格管理體系,創新做實“吃茶話事”“鄰里議事廳”等“微服務”載體,細致入微地深化“微治理”實踐。這套機制不僅高效拉近了鎮村干部與群眾的物理與心理距離,更顯著提升了村民在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共享中的自豪感、在鄰里守望相助中的歸屬感、在生活品質提升與環境改善中的幸福感,為這座活態古鎮構建景美人善、政通人和的善治新格局奠定了深厚根基。 和平鎮,以其熔古鑄今的善治智慧、活態傳承的文旅產業、千年淬煉的文化底蘊與崇德向善的新風古韻,在新時代鄉村振興征程中,展現出一座活態歷史名鎮的卓然風姿與永恒魅力。未來,和平鎮將賡續歷史根脈,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傳承與創新并舉,深挖古鎮文化富礦,拓展農文旅融合內涵,激發非遺創新活力,優化共建共治共享機制,持續探索歷史文化名鎮特色化、可持續的振興新路徑,為打造文脈永續、產業興旺、景致和諧、人民富足的新時代千年福地矢志前行。(邵武市委文明辦供稿 夏雯 陳思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