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長歌,仁愛新章——全國道德模范朱邦月先進事跡的傳承與發揚
2025-07-08 17:39:33? ? 來源:南平文明之光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在邵武曬口街道的青山綠水間,回蕩著一個感人至深的名字——朱邦月。他并非家喻戶曉的顯赫人物,卻用生命中最寶貴的四十年時光,書寫了一曲超越血緣、重若泰山的“信義之歌”,溫暖了無數國人的心。 仁愛如詩,寫就“一諾千金四十年”的不渝堅守 朱邦月,一位普通的煤礦工人,他的名字與“一諾千金”緊緊相連。故事的起點是工友臨終前沉甸甸的托付——照顧其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的遺孀和兩個年幼的兒子。這份囑托,在常人看來已是千鈞重擔。然而,朱邦月沒有絲毫猶豫,毅然用自己堅實的肩膀扛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他不僅精心照料非親非故的母子三人,更在工友遺孀不幸離世后,獨自承擔起撫養兩個癱瘓繼子的重任,視如己出。 圖為朱邦月獲評第二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 此后的歲月,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壯年到暮年,他像一座沉默的山,為兩個無法自理的孩子喂飯、擦身、按摩。生活的重壓、經濟的拮據、身體的疲憊、外界的誤解,都無法動搖他內心那份如磐石般的堅定。他失去了組建自己小家庭的機會,卻用無私的大愛,為兩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撐起了一片完整而溫暖的天空。他用布滿老繭的雙手,托起了生命的尊嚴與希望。 圖為朱邦月照顧患病的妻子 這份感天動地的付出,贏得了最崇高的榮譽。2009年,朱邦月光榮當選“第二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同年更榮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易中天這樣評價他:“一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感天動地朱邦月,長駐真情在世間。”他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成為中華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熠熠生輝的典范,讓“仁愛”二字在平凡中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2023年初,這位將一生奉獻給承諾的老人,不幸因新冠肺炎離世,留下的是無盡的追思與一座永恒的精神豐碑。但他的離世,并非故事的結束,而是其高尚精神在更廣闊天地生根發芽的新起點。 薪火相傳,打造朱邦月先進事跡文明實踐高地 朱邦月老人的先進事跡,是邵武市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文明辦關于深化推進“循跡再奮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工程的部署要求,讓模范的崇高精神感召更多人、引領新風尚。曬口街道以傳承朱邦月先進事跡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核心任務,精心擘畫打造了朱邦月仁愛文化傳承的陣地與載體。 朱邦月雕像前擺滿鮮花 林娟 攝 2023年,曬口街道籌集40萬元建設“朱邦月先進事跡館”,這座占地約70平方米的展館設計精心,內容豐富。莊重的朱邦月銅像凝視著每一位來訪者,無聲訴說著他的堅韌與仁愛;“人物生平”展區以詳實的文字、珍貴的照片和遺物,生動再現了他“一諾四十年”的感人歷程;觀影區循環播放著精心制作的“朱邦月故事”專題片,讓觀眾沉浸式感受那份平凡中的偉大;“主要榮譽”展區記錄著國家和社會給予他的崇高肯定;而專門設置的“獎教助學金”展區,則連接著精神傳承的未來篇章。展館于2024年3月20日正式落成開放,成為邵武市唯一一座全國道德模范事跡主題館,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地標。 參觀學習團隊表達追思 林娟 攝 事跡館建成后,曬口街道著力將其與周邊的“朱邦月文化墻”、朱邦月故居進行有機串聯,精心設計了一條“循跡再奮進”主題參觀路線。這條路線,引導參觀者從墻繪的視覺感官,到故居的生活場景體驗,再到事跡館的深度感悟,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形成完整的“精神感悟”之旅。參觀者不僅能了解朱邦月老人的生平,更能通過空間轉換和情境融入,真切觸摸到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付出,深刻理解仁愛精神的實質與力量。 群眾參觀朱邦月文化墻 林承天 攝 邵武市各文明單位積極響應學習“身邊的榜樣·道德模范的力量”先進典型學習宣傳活動,以道德講堂、文藝作品、事跡報告、模范巡講等形式推動朱邦月先進典型走進文明實踐陣地,事跡館迅速成為邵武市乃至周邊地區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機關干部、學校師生、企業職工、社區居民等各界人士來訪參觀學習、開展主題宣講50余次,同時朱邦月事跡催生出電影《父親朱邦月》、配樂詩朗誦劇《為愛而來》等多個優秀作品,制作專題宣講視頻通過中國海峽網、邵武融媒等社交媒體廣泛傳播,通過沉浸式的體驗和互動式的交流,模范的精神力量如春雨般潤物無聲,在參觀者心中引發強烈共鳴,激發向上向善的內生動力,推動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風尚。 追隨足跡,讓仁愛精神續寫在廣闊天地中 朱邦月先進事跡傳承與弘揚,其生命力在于融入實踐、服務社會、惠及群眾。將朱邦月先進事跡升華為“仁愛文化”,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品牌化、常態化的文明實踐活動,讓精神之花在基層沃土結出累累碩果。 社會各界參加追思朱邦月活動 李海萍 攝 2023年曬口街道隆重成立了以“朱邦月”冠名的獎教助學金。首批即匯聚社會愛心,籌得善款14.8萬元。該基金設立宗旨明確——獎勵品學兼優的曬口學子,表彰扎根基層、敬業奉獻的優秀教師。獎教助學金的牌匾、成立影像及歷屆獲獎記錄,均珍藏于事跡館內,成為傳承的見證。迄今,該基金已連續發放兩年,累計發放資金近3萬元,不僅為莘莘學子和辛勤園丁送去物質支持,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仁愛的種子,激勵他們以朱邦月為榜樣,回饋社會,傳遞溫暖。這是對朱老仁愛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延續。 圖為成立朱邦月獎教助學金 此外,為有效激發朱邦月仁愛精神對基層治理的促進作用,推動先進典型事跡切實轉化為社區治理的內生動力,曬口街道通過“仁愛之星”評選活動,巧妙地將學習朱邦月先進事跡與激發社區自治活力相結合。通過創新推出“社區助理”機制,面向居民招募熱心人士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居民通過參與矛盾調解、環境維護、志愿服務、政策宣傳等活動積累積分。年底依據積分高低,評選出十位朱邦月式的“仁愛之星”。 這一平臺,將宏大的仁愛精神具象化為日常生活的點滴善舉,極大地激發了居民的參與熱情。截至2025年6月,報名擔任“社區助理”的居民已迅速擴增至80余人,累計服務11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效能,營造了鄰里互助、和諧友善的社區氛圍。居民們在服務他人、奉獻社區的過程中,不僅找到了踐行仁愛精神的現實途徑,更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和價值認同,讓這個“仁愛”的群體在基層治理中逐漸壯大成長,匯聚成一股參與文明實踐、助力社區發展的強大合力。 圖為2024年度獲獎“仁愛之星”合影 追則夢達,持則可圓。每一束仁愛的微光,終將匯成星河。邵武市將深入挖掘朱邦月仁愛文化的時代價值,賦予其更豐富、更接地氣的內涵,形成易于傳播、深入人心的文化產品,讓朱老“一諾千金”的仁愛之光長照人間,指引前行。(邵武市委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