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組:在您看來,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多都做了哪些突出的工作? 陳明義:從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多的時間里,福建省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以及海峽兩岸人民的經濟、人文交往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福建從海防前線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前沿。在此期間,習近平同志在5個重要崗位上擔任領導職務,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干,抓住了歷史機遇,對福建的改革開放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無論在我國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充滿活力的廈門,還是在交通落后、發展滯后的寧德地區,還是在處于福建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省會城市福州,習近平同志一直堅持開放發展的道路,堅持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并重,開拓經濟文化合作新領域,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把“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他努力打好“僑牌”,聚攏海外華人的愛國之心,保障他們的權益,堅定他們回到祖國投資的信心。同時,他也很重視與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國家以及歐美日等世界各地的經濟文化往來,互學互鑒、合作共贏,更充分發揮民間渠道的作用,開展經貿活動和科技、文化交流。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的17年多,是福建發展的重要時期。福建省的GDP總量在改革開放前居全國第22位,2000年躍居全國第11位,人均GDP從第23位躍居第7位。他在廈門當副市長和主持寧德、福州工作期間,對此都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在主持省政府工作期間,對福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習近平同志在擔任省長期間,開始主持制定福建新世紀的發展戰略。他早在2000年就著眼搶占信息化戰略制高點,作出建設“數字福建”的重要決策,努力增創福建發展新優勢。他還非常重視福建的生態建設,提出建設“生態福建”的理念和規劃。這些都對福建的長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習近平同志在作省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兩個字,代表人民的利益,為人民謀利益。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進行了深入的實踐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思想,并且隨著實踐不斷成熟、升華。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之后提出的很多治國理政思想都能從福建找到源頭。這與他始終如一地堅持學習、注重實踐是分不開的。 采訪組:請您結合具體事例談談習近平同志是如何堅持學習與注重實踐的。 陳明義:習近平同志一向重視學習,他從少年時代就酷愛讀書,從政以后更是在工作之余勤學不輟。他在努力研讀古今中外經典的同時,高度重視馬列主義的學習,做到學以致用。他既重視向書本學習,也重視向實踐學習,可以說他的學習是全方位的。 1988年,習近平同志到任寧德地委書記時,除了少量必備的日常用品,就是帶了幾大箱書。在寧德地委的見面會上,習近平同志第一句話就是表達自己要向大家學習。他說,閩東是老區、革命根據地,我來這里工作,對我本身也是一個鼓舞,要好好向大家學習。據寧德的同志回憶,習近平同志外出開會和調研都帶著書,休息時一有空就拿出來潛心研讀,見到有新書、好書便立刻買下來讀。 1989年夏天,習近平同志組織寧德地委、行署班子成員和各縣縣委書記舉辦了一期讀書班。他要求大家特別注重理論學習,希望領導干部能夠通過學習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綜合素質。他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以求實、求真、求深的精神,抓好思想理論建設,帶頭學好用好馬列主義,真正掌握理論武器。他還叮囑大家,我們的工作比較繁忙,真正脫產學習的機會很少,所以應當有一種釘釘子精神,擠時間學習,爭分奪秒地學習。他說,在地方工作的同志,如果能將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有機結合起來,就能更好地做好領導工作。這可以說是他的經驗之談、由衷之言。 1990年春夏之交,習近平同志即將離開寧德赴福州任職,他在臨行前還特別叮囑寧德的領導干部要學習馬列主義。他說,馬列主義是我們觀察一切現象、處理一切問題的武器,特別是觀察一切社會現象、處理一切社會問題的武器。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領導干部,如果不努力學習馬列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如果不用馬列主義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要在革命斗爭中堅持無產階級的立場,增強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