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舉辦朱子敬師禮活動(本組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學校育人,黨建為魂。近年來,建陽第一中學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積極探索黨建新思路,緊緊抓住“圍繞育人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育人”這個“牛鼻子”,以黨建引領持續推進文明校園常態化建設,晉升省一級達標高中學校,讓每一位師生都爭做文明校園建設的堅定踐行者。 黨建工作與文明校園建設融合 學校黨建工作的落腳點是推動學校發展、提升辦學效益。為此,建陽一中黨總支在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中,堅持目標導向,圍繞文明校園的創建和發展,梳理出辦學中的短板、卡點、著力點,制定清單,分出輕重緩急,有序逐步落實解決,做好黨建工作和文明校園創建的有效融合。 走進建陽一中,綠樹成蔭、花草搖曳。學校通過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整體規劃育人環境,運用“智慧校園”系統,突出校園文化品位,搞好校園的綠化、美化、香化,充分發揮環境育人作用。 學校黨總支經過廣泛調研討論,確立“精準教研”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著力點突破口,通過校級領導下沉年級、教研組、備課組,開展談話、問卷、調研活動,舉辦教學教研開放周,落實青年教師培養,成功實踐結出碩果,2021年高考中,學校取得佳績,100多位學生被雙一流大學錄取。 立德樹人與養成教育融合 立德樹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學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效融入養成教育中,以強化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為抓手,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創新德育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021年德育成果《融合生命教育課程,提升德育工作實效》入選第二批福建省“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建陽一中堅持立德樹人導向,秉持“活力·愉快·成功”的辦學理念,著力構建“活力校園”“樹人課程”“精進教研”“溫情管理”“和諧家校”的校園文化育人體系,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氛圍。學生在爭創“新三好”和爭創“星級文明班級”德育主題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為終身發展奠基。 校園環境美化香化 學校充分調動教師開發實施校本課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挖掘、利用校內外有用的資源,努力把蘊含在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與特色學校建設方向相一致的課程資源,形成了以朱子文化、建盞文化、建本文化、生命德育為核心的校本課程系列,校本課程的研發成為學校課程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促進學校文化特色的形成。 此外,建陽一中還以形式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通過舉辦紅歌大合唱、“濟困助學”義賣義演、體育藝術節、科技節、朱子敬師禮以及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同時,充分發揮校友及社會各界力量,創建了“校友公益書吧”,學校黨總支以此為陣地,以“先鋒讀書社”為依托,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發揮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 黨建工作內涵與黨建活動載體融合 建陽一中黨總支“黨員一二三” 活動載體獨具特色,歷經二十年的實踐,活動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拓展。在新時代,學校黨總支提出了“黨建帶團建——黨員一二三”活動黨建特色文化品牌創建目標:“一”,亮身份,展示黨員引領作用,校級黨員干部聯系一個年段,加強黨總支對年段工作的管理和支持;“二”,交朋友,發揮黨員的影響力,交二位青年教師朋友,與青年教師談心,教師師徒結對;“三”,幫助三位家境貧困或者學習困難的學生,將黨員的幫扶示范作用與教師的特長具體結合。此外,每位黨員教師聯系一個班級(團支部)或者一個學生社團,交二位黨外朋友,幫助三位學困生。 學校還接連推出“黨員示范崗”、“初心向黨凝鑄師魂 崗位練兵獻禮百年”、校園文化建設等活動載體,進一步發揮黨建特色文化品牌在文明校園創建中的引領作用。 理想信念與職業道德融合 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學校黨總支堅持開展教師理想信念和職業道德教育,成立“得一讀書社”,舉辦“道德講堂”,以提高黨員教師的黨性修養與人格魅力,強化服務學生意識,與黨員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向家長與社會作出公開承諾,倡導平等互愛、友善健康的師生關系,形成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還實施青年教師“一三六九”培養方案,每年9月舉行“師徒結對”協議簽訂儀式,成立教師發展中心,創建“青藍工作室”“教學研究室”“名師工作室”等,扶持和培養黨員教師爭創不同層級的學科帶頭人,打造名師體系,倡導教而優則專、教而優則精。(記者 張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