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提升節日文化內涵,助推文明城市創建,5月31日下午,紫云街道鼓樓社區、華光社區聯合轄區文明共建單位共同開展“美好生活 與‘粽’不同”端午系列活動。 活動在趣味游戲“你是什么粽子?”中拉開帷幕,可愛的肉粽子、甜甜的豆沙粽、“美味”的蛋黃粽、清香的白粽子,你是什么粽子呢? 戴五彩是端午的習俗之一,它有著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在活動現場大家互戴五彩繩。古人們把五彩繩看成“五彩龍”,在端午后的第一場大雨將五彩繩拋至江中,隨水沖走的五彩繩會帶走煩惱和憂愁,并帶來一年的好運。一定要記得將五彩繩拋到江里哦。 沐蘭湯、掛菖蒲、懸艾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你不會以為端午只有這些習俗吧?其實,端午還有送扇子的傳統習俗,這是一個已經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傳統了。 現場,大家一筆筆、一畫畫……認真地描繪、上色、暈染,漸漸地,原本空空如也的扇面開始變得繽紛多彩,天光山水,魚蟲花鳥,亭臺樓閣,皎色海棠……躍然于扇面之上。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大家享受著描繪團扇之美,體驗古風之雅。 粽子,是深刻在我們腦海中端午的味道,端午美食非粽子不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們把提前準備好的食材按組分發。大家捋粽葉、填糯米、封口扎捆……很快各式各樣的漂亮粽子就這樣一個個在她們手中誕生啦!一個小時的時間,幾大盆糯米都“穿”上了新衣。 鼓樓社區四點鐘學校的孩子們開展了拼龍舟活動。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的幫助和指導下,小朋友們學會了先把拼圖的“樹干”找出來,然后按照特定的部位信息尋找關鍵拼圖,以此為基礎,一層一層地拼出一張完整的“龍舟”。拼龍舟活動,既讓孩子們了解傳統文化,又培養孩子們耐心、細心的學習品質,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近年來,鼓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不斷挖掘融合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儀式感”,增強傳統文化的體驗感和價值感,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取得更大成效!(延平區紫云街道鼓樓社區 劉長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