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娟是家中老人的心靈慰藉和精神支柱,她為老人排解憂慮,分擔愁苦,照顧起居,對老人真心呵護,對子女盡心竭力,對丈夫關懷備至,十幾年如一日的行動讓大家對她交口稱贊。 2005年夏天,當時還沒有與丈夫結婚的余麗娟剛剛參加工作,與丈夫戀愛期間婆婆查出了胃癌,丈夫還在警察學校讀書。因為丈夫是獨子,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她主動向單位請假,擔起了照顧婆婆的責任。那是她第一次見未來的公婆,原本沒有打算那么快見家長,因為婆婆的病卻直接履行了一個媳婦的義務。在福州腫瘤醫院照顧婆婆期間,醫院的病友都以為是婆婆的女兒,說老人家真有福氣。后來丈夫參加公務員考試,到了建甌公安局工作,那兩年,為了能夠多陪公婆,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他與丈夫每個星期都騎著摩托車回浦城住兩天,陪婆婆聊天,散步,給婆婆做按摩,緩解疼痛,常常詢問婆婆的喜好,變著法做婆婆喜歡吃的東西。那時候婆婆逢人便說,我兒子都沒有兒媳婦貼心。這樣一直到2008年婆婆去世。婆婆的病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她與丈夫又剛工作不久,在婆婆去世前他們只領了證,請了家中親戚辦了簡單的酒席。彩禮、婚戒、婚紗照、婚房什么都沒有準備,甚至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她覺得,未來的日子一起努力比形式更重要。 婆婆去世后的那幾年,她與丈夫擔心公公一個人孤寂,仍舊每周騎著摩托車往返浦城和建甌兩個城市,每周回去陪公公,給公公做飯,讓公公享受家庭的溫暖,子女的陪伴,后來,公公找到了合適的伴侶,她與阿姨主動溝通接觸,成為了一家人溝通情感的紐帶。 2012年,為了方便照顧父母公婆,她帶著不滿三周的兒子回到浦城工作。那時候丈夫在建甌玉山,周一到周五,她帶著兒子,照顧家里老人,每到周六就帶著兒子坐四個小時的汽車到丈夫所在的派出所照顧丈夫,煮丈夫喜歡吃的家常菜,為丈夫收拾房間,洗衣服,整理宿舍衛生。讓兒子能夠多與父親接觸,也讓丈夫能夠享受到家庭的溫暖。這樣的往返奔波一過就是三年半,直到2015年,丈夫從建甌調回浦城工作,一家人才結束奔波的日子。2016年7月,丈夫因公受傷,傷情非常嚴重,身懷二胎的她挺著六個多月的肚子,堅持在醫院親自照顧丈夫,一住就是三十多天。那一段時間,醫生護士看到她每天睡架子床,半小時就要醒來一次,都心疼她一個孕婦那么辛苦。丈夫術后出院一直都是坐輪椅,因為坐骨神經受損,腿部的功能無法恢復,她又帶著丈夫,推著輪椅到上海最好的神經醫院進行治療。直到2016年12月,二胎出生,丈夫依然無法正常行走,又經過一年多的鼓勵和悉心照顧,丈夫終于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行走。那兩年,她一邊照顧兩個孩子,一邊上班,操持家務。她常說,有時候覺得上班時才能有喝水的時間,下班經常連喝水上廁所都顧不上。 2018年11月,父親突發腦溢血,在醫院一住就是四十六天,在最初的十五天,她向單位請了年休假,將孩子托付給公公和親戚,衣不解帶,寸步不離在醫院照顧昏迷的父親。給父親擦身,降溫、翻身、拍背,按摩,煮流質營養餐,待父親度過危險期后,她白天上班,晚上在醫院陪護。終于經過精心照顧創造了奇跡,不到一個月,父親可以用手拿東西吃。兩個月后,父親能獨立行走。2019年新年剛過,父親身體已經基本恢復。當大家都沉浸在喜悅里時,意外再次降臨,2019年正月初六,父親意外摔倒,頭部受傷,轉院到福州住院治療18天,終于使父親轉危為安。但是,父親腦部再次受創,身體大不如前,行動遲緩,出現了老年癡呆的癥狀,經常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那一年,她總是大街小巷尋找父親。父親再一次意外摔倒之后就臥病在床,在床上躺了一年。那一年,她與母親輪流照顧父親,每天一有空就去給父親喂飯,換尿布,洗澡,擦身,洗衣服,洗床單。直到2020年11月,父親突然病重離開了人世,她強忍著悲痛堅持給父親操辦完后事。 如今,她把對父親的愛繼續放在身邊親人身上,她堅信一定要將日子過好,讓一家人開心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