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太考驗繪圖能力了吧!”“歸納總結得太好了,字跡也工整得像是打印出來的。”“英文字母圓潤飽滿,就是傳說中的‘衡水體’嗎?”……近日,南平市高級中學校內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評比活動,獲勝的展品不是同學們的書畫創作,而是優秀課堂筆記和答題試卷。 此次優秀課堂筆記和答題試卷評比是高級中學首次舉辦的特色活動,借此發掘同學們典型的學習經驗和高效的學習方法,以供其他同學吸收借鑒。各學科教師們從筆記規范、字跡清晰、重點突出、條理清楚、內容準確、答題規范等方面進行綜合評比。最終評選出的優秀課堂筆記和試卷在校園內展出。 “課堂筆記的評選既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有利于引導同學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為課后復習提供了指導與幫助,從而形成濃厚學習氛圍。” 高三年段長洪偉老師介紹說,課堂筆記展示了課堂學習思考過程和重難點,更為知識鞏固留下了重要的復習資料。許多同學剛進入高中時沒有形成規范的筆記記錄習慣,一節課的時間或許能吸收七成,但課后不加以復習鞏固,知識很快就會遺忘。課堂筆記不僅能夠輔助記憶,還能有效梳理知識輪廓。做好課堂記錄對一些上課容易思想“溜號”的同學們來說,有助于提升注意力與動手能力,再通過課后整理、回憶,就能彌補知識容易遺忘的不足。 評選活動中,各學科教師找到大部分同學的薄弱項,總結出獲獎同學的經驗,幫助同學們做好筆記模塊分類,構建學科知識網絡。“課堂筆記不是一味機械地抄寫老師的板書,而是緊跟老師思路的同時捕捉到關鍵性語言,從而記錄下思考和分析的框架。課后再根據這些提綱豐富和完善筆記。”洪老師展示了一份數學筆記說,高中階段有些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優秀的課堂筆記會針對重難點進行拓展延伸,尋找相關例題,提升自我知識水平。“例如生物筆記不但考驗學生的書寫、繪圖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提煉筆記內容,歸納總結的能力,讓零碎的知識通過梳理后更加系統,也有利于培養同學們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 規范答題是決戰高考的最后一道防線。從以往抽查的高三試卷中可發現,書寫不規范,使用符號不到位,丟三落四,馬虎大意等不規范答題現象導致大部分考生失分嚴重。規范答題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 因此,高三年段還同時開展了“規范性答題”系列活動,從小處著手,從細節抓起,強化規范性答題引導。各學科教師還從周練、周測中挑選出規范用筆、規范答題、條理清晰、卷面整潔的優秀答題試卷,按學科歸類張貼進行展示,供同學們參觀學習。(黃靚 陳祥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