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訊 “兒子,粉干已煮好放在鍋里保溫,你們起床就可以吃了……”這是順昌縣仁壽中學老師江云英前往南平參加南平市最美家庭表彰會時和她孩子的對話。 江云英和丈夫宋慶壽均是仁壽中學老師,大兒子智力殘疾,小兒子在讀初二,丈夫47歲時查出脊髓小腦疾病,常年需要照顧,家庭重擔全落在江云英一人身上。當苦難降臨在這個家庭時,他們卻始終不離不棄、相濡以沫、樂觀面對,用行動詮釋著和諧家庭的深刻內涵。2019年,江云英一家被評為“南平市最美家庭”;2020年,被評為“福建省最美家庭”。 江云英和身為教師的丈夫本應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隨著孩子的出生,帶來的卻不是喜悅。孩子出生不久就低燒不退,經過治療,性命雖保住了,卻留下后遺癥,語言發展緩慢、智力低于正常人、身體虛弱。好心的朋友看著他們艱難帶著孩子四處求醫,勸她干脆放棄這個孩子。 “我和老公都舍不得這個孩子,畢竟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即便再艱難,我們也要把他撫養長大?!苯朴⒒貞浀馈3似綍r認真上好課外,她就陪在孩子身邊,改善孩子飲食、訓練孩子發音;沒有電腦,就利用煙盒紙自制識字卡,幫助孩子識字,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孩子體質弱,就制定鍛煉計劃,利用課余時間陪孩子打球、跑步。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的語言慢慢進步,體質也不斷增強。 眼看著一家人的生活正在好轉,但命運再次跌至谷底。2009年,宋慶壽被醫院診斷為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面對這個診斷結果,他一時無法接受,終日郁郁寡歡。細心的江云英發現丈夫的變化,用詼諧幽默的話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丈夫重拾生活的信心。屋漏偏逢連夜雨,由于行走不穩,2011年暑假,宋慶壽不慎摔倒,導致右踝關節粉碎性骨折。一霎那間,家中所有擔子都落在江云英一人身上。 宋慶壽告訴筆者:“當時,我很害怕她會棄家離去,畢竟這個家給她帶來太多苦難。” 慶幸的是,江云英沒有自怨自艾,無怨無悔挑起照顧病床上的丈夫及家庭的重擔。由于骨折留下后遺癥,每逢下雨前,宋慶壽的腳部關節經常出現酸痛,江云英便利用課余時間學習養生知識,有空就到按摩店學習按摩技巧,幫助丈夫做穴位按摩;丈夫行走困難如廁不方便,她不怕臟不怕累為丈夫端屎倒尿;丈夫頭發長了,她就學著幫他理發……面對繁瑣的家務,江云英從未流露出任何怨言,而是對家人細心照顧、積極疏導。 “現在,云英既是家里的‘保姆’‘理發師’,也是家里的‘營養師’‘調理師’。因為她的陪伴,我才看到生活的希望?!?對于妻子的辛苦付出,宋慶壽既感動又心疼。 牽手相伴二十六個春夏秋冬,張云英夫妻風雨同舟,共同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用真誠、善良和愛心換來了家庭的幸福美滿。(何艷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