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7歲的李篤建,是一名具有42年黨齡的老黨員。年青時當過村干部、鄉辦企業負責人,談起關照岳父岳母事,他先說了一句“長婿應如長子”后,便把話題引向了別處,他的用意很明顯:應該做的事不必談。 李篤建的岳父毛景利是供銷社退休職工,生有三男四女。年輕時長期在偏遠的村級代銷點當營業員和縣城當倉管員,七個子女全由在家的妻子管。“大的在上學,中的滿地跑,小的在喂奶。”“手上牽一個、背上背一個、懷里抱一個。”李篤建說,那時岳母娘真是太辛苦了。 1977年,經人介紹,李篤建與毛景利大女兒毛仙蘭結婚。李家與毛家山路相距3公里,公路相距5公里,雖隔山隔水,但李篤建卻擔起了長子的責任。李篤建說,當時大舅子在部隊當兵,其他的有的在上學,有的剛會走路,有的還在吃奶,沒個人幫著,叫岳母一個婦道人家怎么辦?作為大女婿理應出力出錢。 那時,李篤建在鄉辦企業上班,一到星期天就往毛家跑,種菜、砍柴、挑水,還常常晚上騎自行車趕去,挑好滿滿一缸水才回家。發現岳母家還有什么事沒做,就叫妻子毛仙蘭白天趕去做。李篤建自己也是苦出身,19歲喪父,結婚才一年母親去世,自己又3個女兒相繼出生,但李篤建說,岳母更難,更需要幫助。 隨著子女相繼長大,原來低矮破舊的3間木屋不夠住了。岳父在上班,得天天守著公家的店,即使好不容易回來一次也干不了重體力活,又是李篤建站出來出資出力蓋新房。從砍樹、馱樹、整基到穿拼上梁、釘條蓋瓦,直到五拼四直土木結構的房子落成、放炮喬遷。毛大爺說,沒有篤建出錢出力,怎蓋得起這棟房子? 后來,毛大爺退休了,終于可與老伴在一起了,可守了一輩子店和倉庫的毛大爺力氣活干不了,還得靠幾個兒子和女婿幫襯。見兒女們各有各的家各有各的事,老倆口有事也不忍心開口,又是李篤建夫妻倆挑大梁。見岳父家分的田荒著卻要買米吃他就去復耕,木犁犁斷了又買鐵犁,幫耕幫種直到收割糧進倉。 毛大爺說,從一年四季種菜到隔三差五買好吃的來看望,從帶老倆口去北京、天津旅游到過年過節送穿的吃的,毛大爺指著照壁上的《四女孝親歌》說,真是“女婿如似及時雨,歷年衣食四時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