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上建,中共黨員,1985年出生,2010年6月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曾任南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二屆青工委主席,現任中心第四支部組織委員。作為本次疫情防控流調組成員,自南平市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一直奮斗在病例流行病學調查一線,多次到各縣(市、區)開展病例調查與處置工作。 勇當逆行者 敢作排頭兵 “我的職責不是搶救感染的病人,而是在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控制賽跑?!泵鎸σ咔榉揽毓ぷ?,他這樣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中心疫情防控流調組成員,是疫情控制的排頭兵,需要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掌握密切接觸者信息,及時科學研判撰寫流調報告,為疫情防控提出策略。 2019年12月,從衛健委跟班學習回來的他就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中,縣市疾控考核、疫苗追溯系統上線、綜合醫院公共衛生考核等,經常出差在外,無暇顧及妻兒。1月13日剛結束一輪的縣市指導工作回到家,剛懷二胎不久的妻子半夜突然腹痛,送至醫院才發現胎兒已經流產。來不及自責和悲痛,就繼續投入到工作當中。在這全民抗疫的緊要關頭,時間,是他的制勝法寶,為了能多搶一點時間,他只能默默咽下遺憾和傷痛。 一邊是要忙著照顧家庭,一邊是越來越嚴峻的疫情形勢,一時間他焦頭爛額。經歷一周新冠肺炎診療、防控等技術規范培訓,穿脫防護服演練等戰斗準備,除夕當天他才抽空將老婆孩子送回老家。初一早晨趕回單位,全身心投入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從那一刻起再也沒體驗過什么是午休,也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累了趴桌子上或者在出差途中休息會,餓了就泡一桶泡面。那些日子里,忙碌到夜里一兩點成了他的生活常態。 馬不停蹄 與時間賽跑 1月25日,延平區確診1例新冠肺炎,1月27日,浦城縣也上報了該縣首例輸入性病例,1月29日,延平區一例無湖北流行史病例核酸檢測陽性,每每有病例上報,流調組就需要對患者每個時間點、停留過的場所、接觸的人、接觸的情形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他馬不停蹄地奔波在縣市之間。 1月29日,由于延平區患者情緒不穩定,害怕親屬擔心,患者不愿意透露接觸史。經過長達3個小時的軟磨硬泡和耐心安撫,患者才說出親屬的住址。當他回到單位已經快凌晨,整理下收集的信息,開始撰寫流調報告,不停地推敲和相互印證,凌晨3點終于初步完成。此時,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騎上摩托車,頂著冬日里的低溫回家。 “當時身體不自覺的發抖,只想趕快回家洗個熱水澡,說不定過會兒又有突發情況?!彼貞浀?。 這之后,他的工作就沒有停過。 1月30日,他趕赴順昌縣開展輸入性病例調查;1月31日對新抽調到流調組的同事開展個人防護、流行病學調查培訓。2月1日協助延平區開展無湖北流行史病例開展病例調查。2月2日趕赴武夷山開展1例輸入性病例調查處置。2月3日-5日與省防控組專家一起開展相關病例調查,通過對病例的活動軌跡印證,疫點與醫療機構發熱病例搜索,對他們可能的傳染源以及暴露場所進行了判定。2月6日趕赴松溪縣開展病例調查處置以及當地疫情防控人員流行病學調查、流調報告撰寫培訓工作…… 科學阻斷疫情 初心永不忘 延平、浦城、順昌、武夷山、松溪…一次次,他馬不停蹄地到各地開展確診病例調查處置。像偵探一樣在辦案,一絲不茍地詢問著每一個細節。“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覺得不舒服”“生病前您去過哪些地方”“身體不適后到哪里看過病”“什么時間,怎么到醫院的”……問題雖然簡單,但各個環節卻不能有絲毫遺漏,行蹤要能相互印證。 他說:“最擔心的是病人因恐慌而遺漏掉重要的信息和線索,在了解病患信息后,常常需要反復與病患家人、朋友交流,有時還需要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支持配合,獲取最全面最可靠的信息?!币詫I技能為支撐,以細致入微的觀察為手段,敏銳篩選疫區旅居史,追溯病例發病后所有的軌跡,甄別每一個可能存在的密切接觸者,確定消毒范圍,采取處置措施,研判醫學觀察、居家隔離的對象及時間,始終用最科學的方式阻斷疫情的進一步傳播擴散。 舍小家,為大家?!拔抑?,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永不止我一人,雖然有很多遺憾,但是我一點都不后悔,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疾控工作者,我就應該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沖鋒在前,戰斗在先,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默默履行自己的職責,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