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懷著一顆救死扶傷的大愛之心,干一行愛一行,癡心研究麻醉專業,一干就是24年。他用自己精湛的醫術和良好醫德,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他就是南平市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郭銘輝。他被大家尊稱為“生命守護神”。 身體力行抓管理 “手術醫生管刀,麻醉醫生管命”。郭銘輝深諳麻醉專業技術的重要性。作為醫院最年輕的科主任,他結合科室年輕人居多的特點,組織大家積極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有效地提升了科室的朝氣和活力,使各項工作走在醫院臨床科室的前列。2001年,麻醉科成功創建市級青年文明號,2004年摘取省級青年文明號榮稱,2009年躋身國家級青年文明號行列。郭銘輝多次獲得南平市先進個人、放心滿意醫生。2005年榮獲第四屆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崗位能手。2014年獲南平市直機關表彰優秀共產黨員。 在平時工作中,他提出“個體化精準麻醉”理念。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病人到醫院的目的一是安全、二是有效,這也是我們做醫生的目的”。要求麻醉醫生,無論手術患者的病情輕重、手術范圍大小、年齡長幼,術前都要親自訪視,仔細評估患者能否承受手術,杜絕主觀判斷,從而確保了醫療質量,避免了麻醉意外的發生。郭銘輝主任經常給大家講的一句話“我們麻醉醫生、手術醫生、患者是一個戰壕的戰友,疾病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只有我們齊心協力,準備充分,措施得當,才能很好戰勝病魔。” 為規范科室管理,郭主任制定了內容詳盡的工作制度流程和應急預案,制定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每年工作有計劃和總結,每季度對科室經營和業務進行分析。抓好不良事件報告制度,針對不足進行改進。堅持每周組織業務學習,每天對手術病人進行病情分析,做好各種搶救預案。10多年麻醉科無一例麻醉醫療差錯和事故發生。在他的帶領下,患者對手術室麻醉科醫護人員服務態度和技術水平的滿意率達95%以上,受到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潛心研究為專業 剛參加工作時,受人員、設備限制,市人民醫院無法開展小兒麻醉、全身麻醉,他外出進修。一年后,學成回來的郭銘輝主持開展小兒麻醉、全身麻醉項目,結束了該院麻醉需要會診的歷史。 邊工作邊學習,郭銘輝醉心于專業技術的研究。他完成本科學歷教育,赴省立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中山醫院進修學習,業務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兩項科研課題獲得市科技局立項,在國家核心刊物和省級醫學雜志上發表了多篇專業文章。2000年,郭銘輝被任命為麻醉科主任。 學習,不僅讓郭銘輝主任豐富了學識、加深了對麻醉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自己的臨床思路。他相繼施行了市人民醫院首例中心靜脈穿刺置管、經外周中心靜脈穿刺置管、氣體吸入麻醉、動脈穿刺測壓、喉罩通氣、雙腔支氣管插管單肺通氣等技術。由于專業技術過硬,每當臨床遇到突發病情搶救,總能看到郭銘輝主任忙碌的身影。2007年,他主持創建重癥監護病房(ICU),培養了該院首批重癥監護病房的醫護人員。還不斷將新技術運用于臨床,開展的可視化插管技術,讓一向令年輕醫生發怵的氣管插管變得“看得見、插得進、插得準”。使得人民醫院麻醉科技術水平處于全市前茅。 他開設了疼痛門診,為慢性疼痛、病理性神經疼痛、晚期癌癥疼痛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為減輕病人術后刀口疼痛,郭銘輝主任在南平最早嘗試術后使用鎮痛泵。開展了神經刺激器引導下神經阻滯,大大提高麻醉成功率。郭銘輝主任還提出“平衡麻醉”新理念,將全身麻醉與神經阻滯或椎管阻滯、局麻結合運用于臨床,充分發揮各自麻醉優點,優勢互補,最大程度減少不良反應。 2005年,郭銘輝主任力推“舒適化醫療”技術,在南平率先開展無痛胃腸鏡檢查,并將這一科研成果報南平市科技局獲得立項。并推廣到無痛宮腔鏡檢查、無痛人流手術、無痛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項目。讓更多的患者享受到這項技術。 在麻醉科,每一項細微的工作都決定著病人手術的成功與否。麻醉質量高于一切,24年來,郭銘輝主任對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對患者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對同事無微不至、真情付出,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傳授給學生。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中,他經常換位思考,而把“我”放到了后面。他常說:“我們工作的勞累比起那些期盼的眼神真是微不足道,患者好了,大家笑了,我也就滿足了”。 |